先从土匪这两个字说起吧。
清朝入关以后,把东北称为龙兴之地,禁止关内汉人进入,同治年间才开放,大量闯关东的汉人陆陆续续涌进东北,最初的时候,当地的旗人是不当匪的,因为吃喝不愁,可是代价就是,对汉人的压榨非常厉害。
活不下去的汉人,只好上山当了匪,所以最初的匪,以汉人为主,跑马帮的过不下去了,当了匪了,就叫马匪,种烟的当匪了,就叫烟匪,挖金矿的当匪了,就叫金匪,那种地的当了匪,自然就叫土匪了,种地的农民即有旗人欺负,又有官府压榨,蒙古王公贵族也玩命剥削,活不下去的农民当匪的越来越多,到后来,也就统称匪为土匪了。
对东北历史有些了解的,可能还知道东北的土匪,又叫胡子,为什么这么叫呢?这个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因为土匪长期在野外,不怎么在乎外表,时间长了,脸上长满络腮胡,还有人说是为了不让人看到脸,用马尾巴毛糊在脸上,黑天半夜看到,还能吓你一跳,以为碰到鬼,还有人说是土匪假装沙俄人,因为东北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有不少沙俄人,他们经常跟土匪串联打家劫舍,官府听说是沙俄人干的坏事,不敢管,这些没法考证,我也不知到哪去求证,不过,我倒是知道一个说法,个人觉得,是比较靠谱的。
一个研究东北历史很有名的作家叫曹保明的,他对东北土匪发展史做过很深入的研究,为了搞清楚东北土匪为什么叫胡子,他曾经采访过还健在的,当过土匪的老人,问过他们,从至少两个人那里,他听到了同样的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挺大的家庭,兄弟18个,很穷,娘就说:“你们兄弟都出去谋生吧,一年后回来见我,看你们都学会了什么道理和本事。”
哥几个就出去混了一年,所到之处,穷人多富人少,富人吃喝玩乐,穷人挨饿受苦。他们回来就跟娘说,“娘,天下不公平。”
娘就问:“怎么这么说呢?”
“富人太富,穷人太穷。”
“你们想怎么办?”
“世上什么行业都有了,就缺一个杀富济贫的行业”。
“可你们一杀人,人家不就认出是我的儿子了吗?”
18个儿子就说,“我们都戴上面具,再插上些毛,别人就认不出我们是谁了。”
于是,他们一个个都化装好了,就去杀富济贫,“胡子”就是这么来的。
从网友那里得到的推断算不得数,从词典里找到的内容,更多靠的是读书人对土匪的想像,但是,从土匪的嘴里说出“胡子”的起源,我个人认为,这个传说不管多离奇,总归是东北土匪行当里公认的一个事实吧。
说到这儿是不是觉得挺奇怪,为什么是18个儿子?其实这就要牵扯到东北土匪的信仰问题,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以后找到相关资料了再给大家补充,先说我知道的。
土匪也信神,但是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只信关公,他们还信十八罗汉,认为十八罗汉原来是一条根上生出来的,寓意着团结,齐心,起个凝聚人心的作用,至于十八罗汉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就不必跟我争辩了,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咱们只说土匪的信仰,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土匪在民国年间信十八罗汉,就是为了提醒入伙的土匪,大家是一起混饭吃的兄弟,不能一盘散沙,那样成不了事。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说,土匪有啥好研究的?一群杀人越货的恶人罢了,我想说的是,其实历朝历代的土匪,都跟当时的文化、经济、军事、甚至包括外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民国时期,东北的土匪兴衰,是东北社会发展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一一细说,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