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
前两天,工信部发布了一则大消息,正式宣布:有着150年悠久历史的英国电信,已经获得了全国IP-VPN许可证和全国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ISP)许可证。
随后英国电信公司官网,在第一时间证实了此事。
简单的说,就是英国电信公司要进入中国通讯市场分蛋糕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随着英国电信公司入华,以往移动、联通、电信三分天下的格局恐将被打破。
事实上,英国电信公司入华,其实并非只是一个外企进入中国市场这么简单。要解局君说,往深层次看,这是一个时代——即中国三大运营商一直靠垄断来获取市场的时代,响起了倒计时。
一
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名句:天下苦秦久矣。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苦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久矣了。
多年以来,三大运营商一直垄断中国市场,但是在用户体验这块却实在是不敢恭维。
先来说说大哥移动:用户最多,资费最贵!据了解,中国移动有9亿多的用户基数,每天净利润超过3亿元,2017年,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684亿元,这完完全全就是在躺着赚钱,可是钱是赚了,但事却办的不咋样。
细数中国移动的“罪状”,被用户吐槽最多的就是以下几点。
1、经常接到移动客服的套餐推销电话,一不留神就办理了,然后还不能取消,即便能取消也要跑到营业厅办理。
2、不合理的资费,在这个以G为流量单位的时代,移动万年不变8元30M的套餐,却依旧存在!
3、套餐套路,想要体验到优惠活动?必须办理相应的套餐,并且短期内不能取消,这个期限最长长达2年!
除了移动,联通和电信也好不到哪去,解局君有联通的朋友,时长跟我吐槽联通时不时断网,至于电信,在百度上搜一下吐槽➕电信,其相关结果更是高达344万。
毋庸置疑,三大运营商的一些行为,无疑已经引起了一众党媒的注意,在去年,三大运营商更是再三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直接点名批评。
但是这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做法,是治标不治本的。究其原因是三兄弟不能居安思危,自恃垄断市场地位稳固,不思进取。
在人家唯市场论、唯技术论的时候,我们还在唯垄断论、唯政策论。
二
说回到英国电信入华,当然解局君认为不能高兴太早、也不用过分担忧,要理性客观看待。
展开全文
先来看,这一次英国电信公司取得的两张牌照,IP-VPN牌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帮助企业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内外网络连接服务。而ISP牌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通常提供一些搜索、即时通讯、邮箱、网络新闻等。
但是对于移动通信服务,因为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上面就没有给他基础电信业务牌照,所以其业务不涉及移动通信业务业务(说白了还是有一定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宽带业务并非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运营商的盈利重点。
而且,宽带运营还需要建设骨干网络等基础设施,所以解局君认为英国电信公司短时间内超越中国电信三兄弟还是不太现实的。
三
但话又回来,英国电信入华也给三大运营商敲响了警钟。
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鲶鱼效应”,是指大鱼吃搅动小鱼的过程中,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三巨头虽不是小鱼,但是英国电信的加入也绝对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没有激烈的市场竞争,哪里会有危机意识?
上面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有计划的、有范围的开放电信市场,目的是让电信三兄弟有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当然,英国电信巨头杀入中国市场,除了三大运营商该警醒外,更多的国企也该醒醒了。
这几年,上面已经很清楚国企日益僵化的症结了,所以因势利导,早就提出了国企改革,让国有企业逐步适应市场化竞争。
这不仅是企业内在需求,更是上面的需求。面对大国之间的博弈,上面自然会在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不同措施的开放市场。
很多人说这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实也不尽然。至少从今年开始,事情已经起了明显变化。
从2018年年初两会时的加快国企改革变伐、部分大型国企纷纷启动混改脚步,到去年3月份商务部宣布,中国下一步将重点扩大开放金融、电信领域,并放宽对银行、证券、基金、期货和金融资产管理等对外资的限制,甚至取消;
到央行行长易纲在印尼参加G20财长会议时毫不心虚提出:国企竞争中性;特斯拉全资工厂在上海成立投产;到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的全面开放,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自经营;再到如今英国电信公司的入华。
太多的信号都在证明:上头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市场,通过开放、开放、再开放,来给躺着赚钱的国企们断奶,让他们与狼共舞,自食其力!
毋庸置疑,一个打破垄断、开放市场的时代正在来临!
四
要解局君说,这是一个好事。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么长不大的孩子长大,只有经历过了风风雨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
再者说没有激烈的市场竞争,哪里会有危机意识,又何谈什么科技创新,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毕竟,在母鸡的保护下,绝对不会出现展翅高飞的雄鹰。靠垄断来获取市场,也绝不会出现真正强大的中国企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