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子线粗确实对鱼口有影响,但主线粗了同样会有影响,虽然对鱼吃饵没有直接影响,但它会影响信号的传递,影响整体的灵敏度。
其次,大多数地方野钓资源都不行,出去钓一次能碰上多少大鱼?不可能给你那么多机会从0.6的子线慢慢换到0.8、1.0再到1.2、1.5的。
真实情况是一晚上就2口,第一口开小差没抓到时机,第二口线断了,等你换上粗线,它就不来了!
子线和主线号数跨度太大并不是好事,最大的问题是力量传导不流畅(因为鱼线的粗细不同、延展性就不同),会增加子线的压力,从而使断线率提高。
单从拉力值这方面来说,主线和子线的号数越相近越好,意思就是说1.2+1.0的搭配,实际的拉力值要比2.0+1.0的拉力值要高。
当然了,实际作钓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比如上面提到的挂底。还有就是主线的老化与磨损,因为子线经常在换,主线不怎么换,时间久了主线老化或者磨损会使拉力值降低。
所以比较好的搭配方式是子线比主线小1~2个号,并且主线不能一直不换,发现弹性变差就要换掉,而且每次开钓前和作钓结束还需要检查一下主线是否受损,有问题也得及时更换,哪怕用了没几次。
说到这,顺便说一下鲫鱼鲤鱼常用的线组搭配。
钓鲫鱼主线一般在1号左右,子线可以是0.6、0.8。天气冷、鱼小、口轻,主线我最小用到0.6,子线0.3、0.4。天气热、鱼大、口很快很猛,主线我最大用到1.5,子线1.0、1.2(专攻鲫鱼,很少用到这么粗),
鲫鱼个体不大,所以线组搭配简单,选择范围是比较小的。但鲤鱼就不一样了,从一二斤到一二十斤甚至三五十斤都有,这样线组的选择范围就很大了。
冬春低温季,鲤鱼活性差没什么力气,或者针对的是一二斤的小鲤鱼崽子,我主线用的很细,比如1.5,子线用到0.8、1.0。天气热、口猛,基本就是3+2起步了,同样是钓一二斤的鲤鱼崽子,夏秋季节用3+2是没问题的。
但如果鲤鱼个体比较大,比如咱们钓的是10+的个体,就需要用更粗的线,主线用到4号5号,子线用3号4号甚至大力马都行。
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一件事,咱们在搭配线组的时候最好是主线和子线使用同一个品牌甚至同一个系列。
如果品牌不一样,那么拉力值就不同、还存在涨号问题,有可能出现0.8的子线比1.0的主线还结实的情况。
我就遇到过很多次,刚开始没注意,还以为是主线用久了老化了、或者磨损了,断了二三次以后才反应过来是子线涨号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