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出自南北朝佚名的《西洲曲》
译文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注释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
赏析伯劳是鸣禽,仲夏始鸣,乌臼乃乔木,夏季开花,日之夕矣,伯劳飞鸣,晚风吹过,乌臼树摇,此句写女主人公门前景物,不仅启示时节移易,相思之深,亦暗喻女子之孤单。
完善
原文
佚名《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译文及注释
译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爱你的情意就如流水一般缠绵悱恻,纯净悠长。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特点
1.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长发。一折、一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觉,受窘为难的心态,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争议
这首《西洲曲》,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类,认为是“古辞”。《玉台新咏》作江淹诗,但宋本不载。明清人编的古诗选本,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这个问题,很难成定论。但从内容和风格看,它当是经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民歌,十分精致流丽,广为后人传诵。
此诗以四句为一节,基本上也是四句一换韵,节与节之间用民歌惯用的“接字”法相勾联,读来音调和美,声情摇曳。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它“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确实道出了它在艺术上的特色。然而,如何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却是学术界争议已久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也未能统一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时间和背景没有定论,一说是产生于梁代的民歌,收入当时乐府诗集,另一说是江淹所作,为徐陵《玉台新咏》所记载。还有一说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曹道衡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9-1
简析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属“杂曲歌辞”。此诗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真勾连,技法之巧,堪称绝妙。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44篇诗文 ► 8625条名句
完善
猜您喜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
——《围炉夜话·第二九则》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
——《格言联璧·持躬类》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李白《长相思·其一》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小窗幽记·集绮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如掌。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二》